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 |
****1125MA2RANXJ8D | 杨永林 |
李俊伟 | ******县 |
****工业园涧河路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年产6万吨离子膜烧碱、年产6万吨离子****公司废盐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中间产品6万吨/年离子膜烧碱、6万吨/年离子膜钾碱装置项目) | **** |
| |
2021版本:044-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农药制造;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 | C2612-C2612-无机碱制造 |
| ******县 ******县 |
经度:117.285000 纬度: 32.579444 | ****环境局 |
| 2023-11-27 |
滁环办复〔2023〕98号 | ****1125MA2RANXJ8D002X |
2024-07-16 | 50000 |
490 | **** |
****1125MA2RANXJ8D | ******公司 |
913********99780XY | ******公司 |
913********99780XY | 2024-10-16 |
| |
2025-05-28 | 2025-06-27 |
| https://www.****.com/gs/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年产32%烧碱(折百)3万吨、50%烧碱(折百)3万吨、32%钾碱(折百)1万吨、48%钾碱(折百)5万吨,副产氯化氢气、液氯、31%高纯盐酸,次氯酸钠、氢气、芒硝 | 年产32%烧碱(折百)3万吨、50%烧碱(折百)3万吨、32%钾碱(折百)1万吨、48%钾碱(折百)5万吨,副产氯化氢气、液氯、31%高纯盐酸,次氯酸钠、氢气、芒硝 |
无 | |
|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工艺流程说明:(1)投料破碎,废盐从产废企业运至厂区,进入原料库内存放,由叉车运至废盐处理车间。考虑到来盐成分的变化,采用2台吨袋拆包机进行拆包,吨袋拆包机将废盐卸入破碎机进行破碎,使粒径由400mm破碎为8mm。而后进入双轴搅拌机,使给料充分混合、松散,便于给料,并具有末端配伍功能,使入炉给料成分更加均匀。双轴搅拌机出料用斗提机提升至炉前料仓。料仓内壁作镜面化处理,并配置空气锤进行振打,以防止粘附、搭桥,保障出料顺畅。采用电子称重计量皮带,配置变频器调节给料速率。给料由炉前料仓底部经计量皮带送入热化学反应器的落料口。(2)热化学处理,废盐热化学处理在热化学反应器内完成。该反应器采用连续进料、连续或间歇出料运行方式。反应器设有2个给料点,给料总体流向大致为上进下出,气流为下进上出。热化学反应器采用一体化设计,由给料加热区、主反应区和二燃室组成:1)给料加热区:功能是接收和加热给料。颗粒状废盐给入反应器后,迅速分散并借助炉内的强烈混合和传热条件,将给料在10秒内从常温加热至550~600℃,迅速跨越二噁英合成的温度区间,在缺氧条件下使大部分有机物析出,进入气相反应。2)主反应区:功能是高效脱除废盐中的有机污染物。该区采用微负压运行(0.05~0.1kPa-g负压),温度600~1000℃,功能是在还原/氧化气氛下,高效脱除废盐中的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小分子气体产物,进入烟气系统。主反应区提供优良的流体动力、混合和传热传质,确保有机物脱除反应处于反应动力学控制条件,使残留TOC降至50mg/kg以下或更低。3)二燃室:为减少热损失,二燃室与主反应区紧密耦合,但具有确定的物理边界。二燃室也处于微负压运行状态,温度为1100~1150℃,气相停留时间2s以上,能有效去除难降解的杂环有机物和二噁英,并防止其合成。二噁英的合成条件包括:含氯前体的存在、200~600℃温度窗口、弱氧化气氛、未燃尽碳、足够的停留时间和Fe/Cu等金属表面的催化作用。二燃室的操作条件不仅可以防止二噁英的合成,而且能对给料中可能带入的二噁英进行去除。(3)余热利用,二燃室出口的高温烟气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余热利用:二燃室出口配置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或****回收部分烟气物理热。余热锅炉系统产生的蒸汽参数一般为0.3~1.0MPag,对应的饱和蒸汽温度为144~188℃。本项目设置1台2吨/时的余热锅炉,产生压力0.6MPa-g,温度为165℃的饱和蒸汽。锅炉主要部件包含:锅炉本体(包括水冷壁系统、蒸发器模块、省煤器模块)、除氧器、汽包、分气缸、排污扩容器、加药装置、锅炉给水泵等。余热锅炉排污率按5%考虑。(4)烟气净化,拟建项目废盐处理装置废气采用“急冷塔+活性炭喷射+陶瓷纤维除尘器”配置。1)急冷塔:为防止二噁英合成,在余热锅炉出口设置1台急冷塔,将烟气温度从500~550℃在1秒内急冷至200~250℃,跨越合成二噁因的主要温区。2)活性炭喷射装置:通过项烟道内喷射活性炭粉末吸附二噁英。3)陶瓷纤维除尘器:本项目设置1台陶瓷纤维除尘器,捕集烟气中的飞灰、炭黑、活性炭粉末、盐蒸汽析出的系盐粒等颗粒物。(5)冷却,经热化学处理后的粗盐中残留的有机物残留量已经达到无害化要求,折合至干盐的总有机碳(TOC)含量低于50mg/kg。出料从热化学反应器下部排出,进入间接水冷式冷却机,将料冷却至300℃以下,进入回溶水槽。冷却机为全密封形式,在冷却及输送过程中无污染物排出。(6)回溶及过滤除杂,滤液泵送到软化高效沉淀池,通过加药(NaOH、Na2CO3),进行混凝反应、沉淀,去除盐水中的不溶物、SS、钙、镁等离子,然后进入产水箱。沉淀池产生的沉淀物主要为碳酸钙、氢氧化镁,该沉淀物中基本不含有机质,经离心机分离脱水后以吨袋收集,并委托有资质的厂家清运处置。 | 工艺流程说明:(1)投料破碎,废盐从产废企业运至厂区,进入原料库内存放,由叉车运至废盐处理车间。考虑到来盐成分的变化,采用2台吨袋拆包机进行拆包,吨袋拆包机将废盐卸入破碎机进行破碎,使粒径由400mm破碎为8mm。而后进入双轴搅拌机,使给料充分混合、松散,便于给料,并具有末端配伍功能,使入炉给料成分更加均匀。双轴搅拌机出料用斗提机提升至炉前料仓。料仓内壁作镜面化处理,并配置空气锤进行振打,以防止粘附、搭桥,保障出料顺畅。采用电子称重计量皮带,配置变频器调节给料速率。给料由炉前料仓底部经计量皮带送入热化学反应器的落料口。(2)热化学处理,废盐热化学处理在热化学反应器内完成。该反应器采用连续进料、连续或间歇出料运行方式。反应器设有2个给料点,给料总体流向大致为上进下出,气流为下进上出。热化学反应器采用一体化设计,由给料加热区、主反应区和二燃室组成:1)给料加热区:功能是接收和加热给料。颗粒状废盐给入反应器后,迅速分散并借助炉内的强烈混合和传热条件,将给料在10秒内从常温加热至550~600℃,迅速跨越二噁英合成的温度区间,在缺氧条件下使大部分有机物析出,进入气相反应。2)主反应区:功能是高效脱除废盐中的有机污染物。该区采用微负压运行(0.05~0.1kPa-g负压),温度600~1000℃,功能是在还原/氧化气氛下,高效脱除废盐中的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小分子气体产物,进入烟气系统。主反应区提供优良的流体动力、混合和传热传质,确保有机物脱除反应处于反应动力学控制条件,使残留TOC降至50mg/kg以下或更低。3)二燃室:为减少热损失,二燃室与主反应区紧密耦合,但具有确定的物理边界。二燃室也处于微负压运行状态,温度为1100~1150℃,气相停留时间2s以上,能有效去除难降解的杂环有机物和二噁英,并防止其合成。二噁英的合成条件包括:含氯前体的存在、200~600℃温度窗口、弱氧化气氛、未燃尽碳、足够的停留时间和Fe/Cu等金属表面的催化作用。二燃室的操作条件不仅可以防止二噁英的合成,而且能对给料中可能带入的二噁英进行去除。(3)余热利用,二燃室出口的高温烟气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余热利用:二燃室出口配置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或****回收部分烟气物理热。余热锅炉系统产生的蒸汽参数一般为0.3~1.0MPag,对应的饱和蒸汽温度为144~188℃。本项目设置1台2吨/时的余热锅炉,产生压力0.6MPa-g,温度为165℃的饱和蒸汽。锅炉主要部件包含:锅炉本体(包括水冷壁系统、蒸发器模块、省煤器模块)、除氧器、汽包、分气缸、排污扩容器、加药装置、锅炉给水泵等。余热锅炉排污率按5%考虑。(4)烟气净化,拟建项目废盐处理装置废气采用“急冷塔+活性炭喷射+陶瓷纤维除尘器”配置。1)急冷塔:为防止二噁英合成,在余热锅炉出口设置1台急冷塔,将烟气温度从500~550℃在1秒内急冷至200~250℃,跨越合成二噁因的主要温区。2)活性炭喷射装置:通过项烟道内喷射活性炭粉末吸附二噁英。3)陶瓷纤维除尘器:本项目设置1台陶瓷纤维除尘器,捕集烟气中的飞灰、炭黑、活性炭粉末、盐蒸汽析出的系盐粒等颗粒物。(5)冷却,经热化学处理后的粗盐中残留的有机物残留量已经达到无害化要求,折合至干盐的总有机碳(TOC)含量低于50mg/kg。出料从热化学反应器下部排出,进入间接水冷式冷却机,将料冷却至300℃以下,进入回溶水槽。冷却机为全密封形式,在冷却及输送过程中无污染物排出。(6)回溶及过滤除杂,滤液泵送到软化高效沉淀池,通过加药(NaOH、Na2CO3),进行混凝反应、沉淀,去除盐水中的不溶物、SS、钙、镁等离子,然后进入产水箱。沉淀池产生的沉淀物主要为碳酸钙、氢氧化镁,该沉淀物中基本不含有机质,经离心机分离脱水后以吨袋收集,并委托有资质的厂家清运处置。 |
无 | |
|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1、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工艺废气应实行分类收集和分质处理,生产、输送、储存过程采用全密闭或负压收集处理,提高废气收集效率,严格控制无组织排放,定期开展泄漏检测工作,按规范要求设置废气排放口。投料破碎废气设置密闭集气罩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尾气由27m高排气筒(DA001)排放;热化学废气设置密闭管道收集后通过余热锅炉+急冷塔+活性炭喷射+陶瓷纤维除尘器处理,尾气由50m高排气筒(DA002)排放;液氯废气设置密闭管道收集后经二级碱喷淋装置处理,尾气由27m高排气筒(DA003)排放;盐酸合成尾气设置密闭管道收集后经二级碱喷淋装置处理,尾气由27m高排气筒(DA004)排放;盐酸储罐呼吸废气设置密闭管道收集后经二级碱喷淋装置处理,尾气由15m高排气筒(DA005)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氯气、氯化氢排放执行,二噁英排放参照执行《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2016)表4、表5相关限值;硫酸雾排放参照执行**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1/933-2015)表1、表3标准,颗粒物厂界执行表3限值。2、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厂区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项目污水采用分类收集、分质处理,规范设置废水排放口,厂区污水管网应可视化设置。项目无工艺废水外排,生活污****处理站处理,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园区污水厂接管限值后,****园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达标排放。3、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源采取合理布局、安装减振消声设施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表1中3类区标准要求。4、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分类收集各类固体废物。落实危险废物厂内暂存措施和最终处置措施,防止二次污染,危废库建设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中相关规定。热化学废气处理收尘、废离子交换树脂、废离子膜、废化学包装物、废润滑油及废桶等危险废物经分类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其他一般固体废弃物应妥善处理处置。 | 1、落实了《报告书》及批复中提出的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工艺废气实行了分类收集和分质处理,优先采用了冷凝回收等技术进行回收利用。生产、输送、储存过程采用了全密闭或负压收集处理,提高了废气收集效率,严格控制了无组织排放,企业投运后将定期开展泄漏检测工作,按规范要求设置了7个废气排放口。项目投料破碎废气集气罩收集,经1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根27m高排气筒(DA003)排放。热化学处理工序产生的热化学废气负压收集,经1套“余热锅炉+急冷塔+活性炭喷射+陶瓷纤维除尘器+ SCR+脱酸塔”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50m高排气筒(DA004)排放。建设1套废气在线监控系统,实现了废气量、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参数的在线监测。工艺过程含氯尾气负压收集,经1套“二级碱液喷淋塔”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27m高排气筒(DA005)排放。电解槽开停车及事故含氯尾气负压收集,经1套“二级碱液喷淋塔”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27m高排气筒排放。盐酸合成尾气负压收集,经3套“组**吸收+一级碱洗”装置处理后,分别通过1根27m高排气筒(共3根)(DA007、DA013、DA014)排放。盐酸储罐呼吸废气负压收集,经1套“二级碱液喷淋塔”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DA006)排放。经监测废气排放符合相关标准限值要求。2、落实了《报告书》及批复中提出的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厂区实行了雨污分流、清污分流,项目污水采用了分类收集、分质处理,东厂区规范设置1个废水排放口,厂区管网采用了可视化设置。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后泵****处理站处理,****园区市政雨水管网。项目盐酸合成尾气喷淋塔废水、盐酸合成尾气喷淋塔废水回用水、设备清洗废水、余热锅炉排污水直接回用于生产工序,不外排。生活污水、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站处理后,****园区污水厂处理。东厂区废水总排口建设废水在线监控设施1套,实现了废水量、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参数的在线监控。经监测项目废水排放符合相关标准限值要求。3、落实了《报告书》及批复中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厂房隔声、减震、消声、基础固定等降噪措施,经监测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表1中3类区标准要求。4、落实了《报告书》批复中提出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加强了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分类收集了各类固体废物。落实了危险废物厂内暂存措施和最终处置措施,防止二次污染,工业废物暂存场所建设相关标准要求。项目产生的除尘器收尘,收集后全部回用于废盐处理工序;废过滤器、废过滤膜、废滤布、废填料、未沾染化学品的废包装袋,收集后外售;滤盐泥、压滤盐泥、盐泥、钡泥,****公司回收;收灰、废离子交换树脂、废离子膜、沾染化学品的废包装袋、废润滑油、废润滑油桶,收集后委托****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东厂区建设1座288m2一般固废库、1座432m2危废暂存库。危废贮存库用采用抗渗混凝土+环氧树脂防渗,四周设置导流槽和收集井。设置了标志牌和公示牌。公司建立了相关固废管理制度。 |
无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本项目以东、西、北厂界700米,南厂界1000米设为环境防护距离,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得建设敏感建筑。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保护诉求,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 环评及批复要求,项目以东、西、北厂界700米,南厂界1000米设为环境防护距离,经现场勘察,项目位于**市****工业园涧河路,环境防护距离内无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环境防护距离满足要求。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建立了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及时解决了公众担忧的环境问题,满足了公众合理的环境诉求,及时公开了相关环境管理信息,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
无 | |
|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 0.336 | 0 | 0 | 0 | 0.336 | 0.336 | |
0 | 0.22 | 1.028 | 0 | 0 | 0.22 | 0.22 | |
0 | 0.0006 | 0.04 | 0 | 0 | 0.001 | 0.001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107.95 | 0 | 0 | 0 | 0 | / |
0 | 0 | 8.46 | 0 | 0 | 0 | 0 | / |
0 | 0 | 1.31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处理站;雨水收集池 | 定****处理厂接管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 | 落实了《报告书》及批复中提出的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厂区实行了雨污分流、清污分流,项目污水采用了分类收集、分质处理,东厂区规范设置1个废水排放口,厂区管网采用了可视化设置。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后泵****处理站处理,****园区市政雨水管网。项目盐酸合成尾气喷淋塔废水、盐酸合成尾气喷淋塔废水回用水、设备清洗废水、余热锅炉排污水直接回用于生产工序,不外排。生活污水、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站处理后,****园区污水厂处理。东厂区废水总排口建设废水在线监控设施1套,实现了废水量、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参数的在线监控。经监测项目废水排放符合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 验收监测期间,********处理站出水水质中pH范围在7.3-7.4,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最大日均排放浓度分别为18mg/L、66mg/L、0.172mg/L、16.1mg/L、0.07mg/L,石油类、硫化物未检出,均符合《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132-2010)表2间接排放限值、《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定****处理厂接管限值中较严者。 |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集气罩;1套布袋除尘器;1根27m高排气筒;1套“余热锅炉+急冷塔+活性炭喷射+陶瓷纤维除尘器+ SCR+脱酸塔”装置;1根50m高排气筒 |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2016);**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1/933-2015); | 落实了《报告书》及批复中提出的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工艺废气实行了分类收集和分质处理,优先采用了冷凝回收等技术进行回收利用。生产、输送、储存过程采用了全密闭或负压收集处理,提高了废气收集效率,严格控制了无组织排放,企业投运后将定期开展泄漏检测工作,按规范要求设置了7个废气排放口。项目投料破碎废气集气罩收集,经1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根27m高排气筒(DA003)排放。热化学处理工序产生的热化学废气负压收集,经1套“余热锅炉+急冷塔+活性炭喷射+陶瓷纤维除尘器+ SCR+脱酸塔”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50m高排气筒(DA004)排放。建设1套废气在线监控系统,实现了废气量、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参数的在线监测。工艺过程含氯尾气负压收集,经1套“二级碱液喷淋塔”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27m高排气筒(DA005)排放。电解槽开停车及事故含氯尾气负压收集,经1套“二级碱液喷淋塔”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27m高排气筒排放。盐酸合成尾气负压收集,经3套“组**吸收+一级碱洗”装置处理后,分别通过1根27m高排气筒(共3根)(DA007、DA013、DA014)排放。盐酸储罐呼吸废气负压收集,经1套“二级碱液喷淋塔”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DA006)排放。经监测废气排放符合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 验收监测期间,****金轩公司废盐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中间产品6万吨/年离子膜烧碱、6万吨/年离子膜钾碱装置项目盐酸储罐呼吸废气排放口中氯化氢未检出,符合《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表4特别排放限值标准;投料破碎废气排放口中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2.9mg/m3,符合《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表4特别排放限值标准;液氯废气排放口中氯气最大排放浓度为1.18mg/m3,符合《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表4特别排放限值标准;盐酸合成尾气排放口中氯化氢最大排放浓度为0.22mg/m3,符合《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表4特别排放限值标准;热化学废气排放口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噁英最大排放浓度分别为7.5mg/m3、18mg/m3、78mg/m3、1.8×10-3ngTEQ/m3,均符合《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表4特别排放限值标准。验收监测期间,****东厂区厂界氨气、氯化氢未检出,均符合《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表5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颗粒物、硫酸雾最大监控浓度分别为0.282mg/m3、0.083mg/m3,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 1/933-2015)中表3厂界大气污染物监控点浓度限值要求。 |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厂房隔声、减震、基础固定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 实了《报告书》及批复中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厂房隔声、减震、消声、基础固定等降噪措施,经监测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表1中3类区标准要求。 | 验收监测期间,****东厂区昼间厂界环境噪声范围在39~61dB(A),夜间厂界环境噪声范围在36~52dB(A),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要求。 |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分类收集各类固体废物。落实危险废物厂内暂存措施和最终处置措施,防止二次污染,危废库建设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中相关规定。热化学废气处理收尘、废离子交换树脂、废离子膜、废化学包装物、废润滑油及废桶等危险废物经分类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其他一般固体废弃物应妥善处理处置。 | 1、落实了《报告书》批复中提出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加强了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分类收集了各类固体废物。落实了危险废物厂内暂存措施和最终处置措施,防止二次污染,工业废物暂存场所建设相关标准要求。项目产生的除尘器收尘,收集后全部回用于废盐处理工序;废过滤器、废过滤膜、废滤布、废填料、未沾染化学品的废包装袋,收集后外售;滤盐泥、压滤盐泥、盐泥、钡泥,****公司回收;收灰、废离子交换树脂、废离子膜、沾染化学品的废包装袋、废润滑油、废润滑油桶,收集后委托****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东厂区建设1座288m2一般固废库、1座432m2危废暂存库。危废贮存库用采用抗渗混凝土+环氧树脂防渗,四周设置导流槽和收集井。设置了标志牌和公示牌。公司建立了相关固废管理制度。 |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按《报告书》要求,本项目以东、西、北厂界700米,南厂界1000米设为环境防护距离,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得建设敏感建筑。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保护诉求,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 环评及批复要求,项目以东、西、北厂界700米,南厂界1000米设为环境防护距离,经现场勘察,项目位于**市****工业园涧河路,环境防护距离内无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环境防护距离满足要求。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建立了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及时解决了公众担忧的环境问题,满足了公众合理的环境诉求,及时公开了相关环境管理信息,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 |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验收结论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