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 |
****1124MA2N0WB17A | 邹美 |
朱林海 | **省**市**县 |
****开发区经二路18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年产800万平方米TPU薄膜 | **** |
| |
2021版本:053-塑料制品业 | C2921-C2921-塑料薄膜制造 |
| **省**市**县 ****开发区经二路18号 |
经度:118.30126 纬度: 32.13278 | ******分局 |
| 2023-07-18 |
全环评〔2023〕58号 | ****1124MA2N0WB17A001Z |
2024-09-22 | 800 |
59 | **** |
****1124MA2N0WB17A | **** |
****1124MA2N0WB17A | ******公司 |
****0123MA2RXJBE1A | 2024-07-06 |
| |
2025-04-18 | 2025-05-20 |
| https://www.****.com/gs/detail/2?id=50418RJLp0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年产800万平方米TPU薄膜 | 年产800万平方米TPU薄膜 |
无 | |
|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1)上料/烘干。TPU颗粒经自动熔融流延机配套的的自动吸料机吸入流延机的干燥机内烘干,烘干温度约为100℃,电热烘干,烘干时间约2个小时。 (2)熔融流延。烘干后TPU颗粒进入熔融流延机,加热至200℃,TPU颗粒形成胶状,经流延工序形成薄膜与PET膜复合。此过程有G非甲烷总烃产生以及设备运营产生的N噪声。 (3)放卷。首先将成卷的PET膜平铺在放卷机上缠绕、放卷。PET膜在生产过程中仅作为托底使用。此工序会产生噪声。 (4)复合。TPU薄膜两面与PET膜经辊筒挤压进行复合,无胶黏剂使用,此工序会产生噪声。 (5)冷却。复合后的半成品经过水冷辊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方式为冷水机间接冷却,冷却水循环使用,定期补充损耗,不外排。 (6)测厚。冷却后的半成品经牵引辊进入测厚仪,测量是否为指定厚度的成品。此过程有设备运营产生的N噪声。 (7)收卷切边。经测厚仪检测后的半成品经设备自带辊轴进行收卷,并按客户需求的宽度尺寸对工件进行分切。此过程有切割产生的S边角料以及设备运营产生的N噪声。 (8)包装。将成品薄膜进行包装,送入成品库中待运。 | (1)上料/烘干。TPU颗粒经自动熔融流延机配套的的自动吸料机吸入流延机的干燥机内烘干,烘干温度约为100℃,电热烘干,烘干时间约2个小时。 (2)熔融流延。烘干后TPU颗粒进入熔融流延机,加热至200℃,TPU颗粒形成胶状,经流延工序形成薄膜与PET膜复合。此过程有G非甲烷总烃产生以及设备运营产生的N噪声。 (3)放卷。首先将成卷的PET膜平铺在放卷机上缠绕、放卷。PET膜在生产过程中仅作为托底使用。此工序会产生噪声。 (4)复合。TPU薄膜两面与PET膜经辊筒挤压进行复合,无胶黏剂使用,此工序会产生噪声。 (5)冷却。复合后的半成品经过水冷辊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方式为冷水机间接冷却,冷却水循环使用,定期补充损耗,不外排。 (6)测厚。冷却后的半成品经牵引辊进入测厚仪,测量是否为指定厚度的成品。此过程有设备运营产生的N噪声。 (7)收卷切边。经测厚仪检测后的半成品经设备自带辊轴进行收卷,并按客户需求的宽度尺寸对工件进行分切。此过程有切割产生的S边角料以及设备运营产生的N噪声。 (8)包装。将成品薄膜进行包装,送入成品库中待运。 |
无 | |
|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1、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废水处理措施。项目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规范废水排放口。雨水由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周边的雨水管网。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餐饮废水、循环冷却水。生活污水依托厂区现有的化粪池处理,食堂污水依托现有的隔油池处理后与循环冷却水通过市政污****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排放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表4三级标准要求,其中氨氮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中相关标准要求。 2、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废气处理措施,规范废气排放口。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熔融流延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熔融流延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经密闭收集+二级活性炭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15米高的排气筒(DA002)排放。项目非甲烷总经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表5标准。 3、合理布置高噪声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消音、隔声等措施进行噪声治理,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 4、加强危废管理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废原料桶、废润滑油、废活性炭等属于危险废物,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的要求,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进行厂内暂存,并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其他一般固废妥善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 1、落实了《报告表》及批复中提出的废水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全厂设置了1个废水排放口。****园区市政雨水管网。扩建项目实际生产过程中冷却用水只补充,不外排。扩建项目不增加劳动定员,不新增生活污水产生排放。 2、落实了《报告表》及批复中提出的废气处理措施,规范设置了1个废气排放口。扩建项目熔融流延车间密闭,2条生产线熔融流延工序废气集气罩收集合并经1套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排放。经监测项目废气排放符合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3、项目采取了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厂房隔声等降噪措施。经监测厂界环境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限值要求。 4、加强了危废管理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产生的废包装材料、边角料收集后外售。废润滑油、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收集后委托****处置。厂区生产厂房东侧建设1座60m2一般固废贮存库、厂区生产厂房北侧建设1座50m2的危废贮存库、垃圾桶若干。 |
扩建项目实际生产过程中冷却用水只补充,不外排。项目不增加劳动定员,不新增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产生排放。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落实环评中提出的“以新带老”措施 | (1)****光太胶粘制品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毕,目前正在进行竣工环保验收。 落实情况:****光太胶粘制品项目已于2023年5月20日完成了阶段性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2)厂区物料堆放不规范,未建设单独的一般固废堆放间。 落实情况:2024年7月,公司在项目在厂区生产厂房东侧建设1座60m2一般固废贮存库。 (3)厂区废油桶等危险废物露天堆放,未及时收集暂存。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置在危险化学品暂存间内部,未张贴危废标志标识。现有危废暂存间储存面积无法满足现有危废的储存。 落实情况:2024年7月,公司厂区生产厂房北侧建设1座50m2的危废贮存库,并规范化设置了相关标识、标牌。 (4)现有一座占地面积约300m2的危化品仓库,无法满足现有危化品暂存。 落实情况:现有一座占地面积约300m2的危化品仓库已落实了防腐防渗措施,并减少了暂存量。 (5)****光太胶粘制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批复要求建设一座容积不低于150m3应急事故池,实际未建设。 落实情况:厂区设置了150m3事故池(部分由厂区内水塘兼用)。 (6)现有项目未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落实情况:公司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于2023年12月25日经******分局备案,备案编号341124-2023-040-L。 |
无 | |
|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2434.2 | 0 | 0 | 0 | 2434.2 | 2434.2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213 | 0.238 | 0 | 0 | 0.213 | 0.213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1套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中表5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浓度限值 | 熔融流延车间密闭,2条生产线熔融流延工序废气集气罩收集合并经1套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排放。 | 验收监测期间,****年产800万平方米TPU薄膜生产项目熔融流延工序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最大排放浓度为9.72mg/m3,符合《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中表5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厂房隔声、基础减振等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 | 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厂房隔声、基础减振等降噪措施。 |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噪声监测点昼间厂界环境噪声范围在49~59dB(A),夜间厂界环境噪声范围在43~50dB(A),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的要求。 |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分区防渗 | 扩建项目危废贮存库采用“抗渗混凝土+环氧树脂”防渗,应急事故池采用抗渗混凝土防渗(依托现有)。原料仓库区、成品仓库区为一般防渗区采用抗渗混凝土防渗(依托现有)。办公等公共区域为简单防渗区进行了一般地面硬化(依托现有)。 |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加强危废管理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废原料桶、废润滑油、废活性炭等属于危险废物,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的要求,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进行厂内暂存,并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其他一般固废妥善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 加强了危废管理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产生的废包装材料、边角料收集后外售。废润滑油、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收集后委托****处置。厂区生产厂房东侧建设1座60m2一般固废贮存库、厂区生产厂房北侧建设1座50m2的危废贮存库、垃圾桶若干。 |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建设一座容积不低于150m3应急事故池;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公司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于2023年12月25日经******分局备案,备案编号341124-2023-040-L。设置了1座150m3事故池(部分由厂区内水塘兼用),项目储备了必要的应急物资,定期开展了应急演练,增强了全厂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产厂房、储运工程、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等依托厂区现有。 | 生产厂房、储运工程、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等依托厂区现有。 |
/ |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验收结论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