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其他 |
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
2025-04-24 14:59:49 |
张母桥镇 |
2025-04-24 14:59:49 |
**县张母桥镇 |
《**县张母桥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 |
【批前公示】《**县张母桥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优化张母桥镇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配置和提升**利用效率、规范开发秩序,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编制《**县张母桥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目前,《规划》草案已经编制完成。为使公众充分了解《规划》草案内容,并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凝聚社会共识,现面向社会进行公开公示。
一、公示时间:2025年3月3日至2025年4月2日
二、公示方式:网上公示、现场公示
三、意见反馈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邮寄信件、传真及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邮寄地址 :****
联系电话:0564-****001
《**县张母桥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一、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即**县张母桥镇行政管辖范围,****社区、十三个行政村(白果村、东岗村、陡河村、合心村、李堰村、林业村、冒峰村、庙冲村、农林村、砂院村、张母桥村、古桥社区、长冲村、长堰村),总面积约62.68平方公里。
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
二、规划定位和目标愿景
1、规划定位
位于**县西北部的农产品主产区;****基地;以现代农业、非遗特色手工业、农副产品加工、知青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农旅小镇。
2、规划目标
到2035年,国土空间格局明显优化,国土空间安全底线更加牢固、竞争力持续增强、品质明显提升。农业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优质耕地得到保护,特色农业得到发展,乡村**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实现绿色发展的建设目标;城镇空间更加集约高效,产业用地规模合理,质量有所提升,服务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空间品质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基本形成优势互补、底线牢固、竞争力强、品质优良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三、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1、落实三区三线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6.95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0.92平方公里(3.14万亩);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0.62平方公里。
附图1镇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2、全域总体格局
构建“一心一廊三区多点”总体格局。****服务中心;一廊为幸**—张母桥河生态廊道;三区分别为北部农田标准化建设与粮食安全主产区、东**低岗丘陵特色种植与林下经济发展区、西**非遗手工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多点为砂院村、合心村、陡河村等乡村综合服务节点。
3、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落实县级规划分区划定成果,以国土空间的保护与保留、开发与利用两大管控属性为基础合理配置空间**,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六类规划分区。
四、产业发展引导
构建镇域“一心两轴三片多点”的产业空间格局。****中心****中心;两轴为沿国道G237形成的城镇产业发展轴**道X323形成的旅游产业观光轴;三片分别为东部综合经济产业片区、西部农旅融合产业片区、**特色农业产业片区;多点为砂院皖西知青展览馆项目、将军山大渡槽景区项目、****基地、**塘景区项目等节点。
附图2镇域产业布局规划图
五、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1、综合交通
本次规划落实上位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要求,打造“外部交通快捷、内部交通顺畅、慢行交通丰富”的综合交通体系。
镇域综合交通以公路为主,逐步形成以国道为骨架、农村公路为基础的骨架清晰、层次分明、功能明确、衔接顺畅的公路网体系。
对外交通构建“两纵三横”的快速交通骨架,强化对外交通联系。“两纵”分别为**G237和X323(Y197)。**G237为落实上位规划交通项目,规划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三横”分别为X203、Y199以及Y200。
内部交通围绕“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进一步优化农村公路网结构,畅通对外交通连接,补齐“末梢路”、打通“循环路”、建设“产业路”,提升城乡交通一体化服务水平。
附图3镇域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图
2、公共服务设施
构建镇域三级镇村生活圈体系。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社区生活圈作为基本公服配置单元,****政府驻地-****社区)-自然村三级分类配置,构建城乡均衡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按照《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社区生活圈和村/****社区生活圈的标准,配置服务要素。
3、基础设施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新格局,供水、污水、电力电信、燃气和环卫等基础设施基于全镇域层面统筹考虑安排。
六、镇政府驻地空间布局
1、空间结构
****政府驻地和各类用地,优化形成“一心三轴四区”的用地结构。
一****服务中心;三轴为舒张路、南环路和马鞍路城镇综合发展轴;四区为综合服务片区、商业发展片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城镇弹性发展区。
附图4镇政府驻地城镇空间结构图
2、交通组织
优化道路建设空间保障,打造高效便捷、****政府驻地道路网络系统。镇政府驻地构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交通体系,形成“三纵三横”的路网结构,其中,主干路****政府驻地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主要为舒张路、南环路和马鞍路;次干路的布设充分与用地相协调,主要起集散主干路网交通的作用,以通行机动车交通为主,****政府驻地内部及各行政村的交通联系;支路以承担短距离交通为主,****政府驻地内部组团和景观节点,建立慢行旅游流线空间。
“三纵”:保留提升现状中庄路、马鞍路和童圩路;
“三横”:保留提升现状三东路、舒张路和南环路。
附图5镇政府驻地道路交通规划图
七、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落实“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规划体系,分层、分级落实《**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本规划确定的2035年目标和各项指标,****政府驻地的规划研究和编制。
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规划定期评估制度。建立公开、透明、制度化的动态维护机制,根据规划实施评估结果经行动态维护。建设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形成全镇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