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 |
****0123MA2RH6JQ8E | 张爱群 |
汤艳 | **省**市**县 |
**省**市**县花岗镇华阳河路与多云尖路**西北角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年产 12 万吨冷热联供智能监测蒸汽管网生产线项目 | **** |
| |
2021版本:066-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金属工具制造;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金属丝绳及其制品制造;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搪瓷制品制造;金属制日用品制造 | C3352-C3352-建筑装饰及水暖管道零件制造 |
| ******县 花岗镇华阳河路与多云尖路**西北角 |
经度:117.083056 纬度: 31.651111 | ******分局 |
| 2023-08-16 |
环建审〔2023〕2050号 | ****0123MA2RH6JQ8E001W |
2024-07-31 | 18000 |
80 | **** |
****0123MA2RH6JQ8E | **碧波****公司 |
****0100MA2NG6MC3R | 安****公司 |
****0100MA2RXGRW2J | 2024-10-25 |
| |
2025-03-17 | 2025-04-15 |
| **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示平台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项目占地面积34685.03m2,建筑面积24977.7m2。设置1栋单层钢结构的生产厂房(1#,生产主体),1栋5层办公楼(2#)、1栋生产厂房(3#,主要用于仓储和产品展示)。冷热联供智能监测蒸汽管12万吨/年。 | 项目占地面积34685.03m2,建筑面积24977.7m2。建设1栋单层生产厂房(1#,设置聚乙烯护套聚氨酯保温管生产线和钢外护符合保温管生产线)、1栋5层办公楼(2#)和1栋3层生产厂房(3#,1层设置为成品展示区、2-3层设置为仓储区)以及配套的辅助工程、储运工程和环保工程等。项目实际总投资18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44%。项目建成后实际生产规模是年产9.7万吨冷热联供智能监测蒸汽管网。 |
聚乙烯护套聚氨酯保温管生产线设备和钢外护复合保温管生产线中的聚脲喷涂、发泡工序设备未安装,本次不进行验收,因此本次验收为阶段性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 |
|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钢外护复合保温管具体生产工艺:矫平-烘干-剪切对焊-剪切除锈-预弯成型-内焊-外焊-平头倒棱-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补焊-水压测试-抛丸-钢管外表面处理-管端打磨-检验-抛丸-穿管-组装-检验;聚脲涂装:聚脲喷涂在封闭喷涂室内进行;设置聚脲自动混料喷枪和电火花自动检漏设备。利用提料泵将聚脲A、B料分别从料桶提出,通过高压泵增压,经由保温管路输送至自动混料枪头,聚脲A、B料以1:1比例在枪头内混料腔室接触反应,形成聚脲防水层;后由工作人员手持枪头,将聚脲以雾状形式均匀喷涂在钢管外表面,喷涂后聚脲涂层迅速定型(约3~5s),无需烘烤;聚脲形成后无法长期保存,当现配现用。形成的聚脲涂层经电火花自动检漏设备进行检验,当金属表面绝缘防腐层过薄、漏金属处的电阻值和气障密度都较小,当有高压经过时就会形成气障击穿而产生火花放电,而重新喷涂。本项目聚脲反应体系中使用端胺基聚醚(即聚醚多元醇)作为活性氢,与异氰酸酯反应活性高,且不需要催化剂,在室温下(甚至0℃以下)瞬间完成反应,反应过程中有少量有机废气,经由喷枪喷口逸散;聚脲是以雾状方式进行表面喷涂,喷涂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漆雾逸散。此工序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噪声N、颗粒物废气G1、有机废气G2。枪头清洗:本项目每次进行聚脲喷涂后,需将自动混料枪头内的混料腔室取出,放置于清洗槽内进行清洗,使混料腔室内凝固的聚氨酯涂料充分溶解在清洗液中,待下次使用时取出,使用乙二醇单丁醚进行清洗,产生的废液做为危废进行处理。清洗槽放置于封闭喷涂室内,不单独设置清洗区,不使用时进行盖封;3PE防腐:加热-环氧粉末喷涂-热熔胶缠绕-PE缠绕-冷却。 | 钢外护复合保温管具体生产工艺:矫平-烘干-剪切对焊-剪切除锈-预弯成型-内焊-外焊-平头倒棱-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补焊-水压测试-抛丸-钢管外表面处理-管端打磨-检验-抛丸-穿管-组装-检验;3PE防腐:加热-环氧粉末喷涂-热熔胶缠绕-PE缠绕-冷却;FBE防腐:加热-环氧粉末喷涂。 |
本次阶段性验收生产的产品为钢外护复合保温管,对照原环评生产工艺,生产工艺流程变动主要是钢外护复合保温管中新增了FBE环氧粉末喷涂,聚脲喷涂工序未上,天然气燃烧加热调整为电加热,其他不变。 | |
|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废气:焊接烟尘经移动式焊烟净化器进行收集处理,在车间无组织排放;抛丸粉尘通过设备自带旋风+布袋除尘器+1根20m高排气筒(DA001);切割、打磨粉尘通过布袋除尘器+1根20m高排气筒(DA002);聚乙烯管挤出废气、3PE喷粉及缠绕废气,3PE喷粉经粉尘回收装置回收后,与聚乙烯管挤出废气、3PE缠绕废气一起汇入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1根20m高排气筒(DA003);聚脲喷涂废气、发泡废气,密闭房内喷涂,喷涂废气由过滤棉+漆雾过滤器处理后,与发泡废气一起汇入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1根20m高排气筒(DA004);天然燃烧废气经1根20m高排气筒(DA005)排放;食堂油烟通过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引至楼顶排放。废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化粪池,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化粪池预处理,再经市政污水管****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肖小河。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生产车间合理布局,安装减振垫,加强设备维护。固体废物:生产中的废边角料、废金属料、不合格品、废过滤网、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焊渣收集于生产厂房东南角一般固废暂存处(占地面积约25m2),收集后外售给**回收单位综合利用;废活性炭、废过滤材料、废润滑油、废切削液、清洗废液、废油桶、废切削液桶、废清洗液桶、废含油手套抹布收集于生产厂房西北角的危废暂存处(约占地25m2),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安全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 废气:焊接烟尘,项目约50%焊接烟尘采用移动式焊烟净化器进行收集处理,在车间无组织排放;其余焊接烟尘经集气罩收集后同切割、打磨粉尘一并进入袋式除尘器处理(TA001),通过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DA001);抛丸粉尘,内抛丸产生的粉尘经2套沉降室除尘+脉冲式滤筒二级除尘器(TA002、TA003);3PE环氧防腐生产线上的抛丸粉尘经自带的旋风+袋式除尘器(TA004)处理,与内抛丸粉尘共用一根1根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外抛丸产生的粉尘经1套沉降室除尘+脉冲式滤筒二级除尘器(TA005)引至一根1根20m高排气筒(DA003)排放;切割、打磨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通过袋式除尘器(TA001)经1根20m高排气筒(DA001)排放;3PE喷粉及缠绕废气,3PE喷粉经粉尘回收装置回收后,与3PE缠绕废气一起汇入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TA006)+1根20m高排气筒(DA004);FBE粉尘及有机废气,FBE喷粉经粉尘回收装置回收后,尾气汇入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TA007)+1根15m高排气筒(DA005);无天然燃烧废气;食堂油烟通过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引至楼顶排放。废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化粪池,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化粪池预处理,再经市政污水管****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肖小河。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生产车间合理布局,安装减振垫,加强设备维护。固体废物:生产中的废边角料、废金属料、不合格品、废过滤网、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焊渣收集后暂存生产厂房外北侧一般固废暂存处(占地面积约25m2),外售给**回收单位综合利用;废活性炭、废润滑油、废切削液、废油桶、废切削液桶、废含油手套抹布收集于生产厂房外北侧的危废暂存处(约占地15m2),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安全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
1、部分焊接烟尘由无组织调整为有组织排放;2、原来2套旋风+布袋除尘器变更为2套沉降室除尘+脉冲式滤筒二级除尘器;DA002排气筒高度由20m调整为15m;新增了一根20m高颗粒物排气筒并配备了1套沉降室除尘+脉冲式滤筒二级除尘器;3、聚乙烯管挤出工序目前未建设无废气产生;4、新增FBE粉尘及有机废气,聚脲喷涂和发泡工序目前未建设无废气产生,DA005排气筒高度由20m调整为15m;5、取消天然气燃烧加热改为电加热,无天然燃烧废气;6、固体废物处理方式不变;由于生产厂房内部局部较为紧凑,将一般固废暂存处和危废暂存处调整至厂房外;危废暂存处建设面积减小10m2;由于聚脲和发泡等工序未上,无清洗废液、废过滤材料和废清洗液桶等危废产生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环境风险:厂区西北侧设置应急事故池1座,容积为230m3,做好防腐防渗措施 | 已建设容积为230m3的应急事故池1座 |
无 | |
|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 0.34 | 0.34 | 0 | 0 | 0.34 | 0.34 | |
0 | 0.136 | 0.136 | 0 | 0 | 0.136 | 0.136 | |
0 | 0.007 | 0.007 | 0 | 0 | 0.007 | 0.007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34422.168 | 68112 | 0 | 0 | 34422.168 | 34422.168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1843 | 1.323 | 0 | 0 | 0.184 | 0.184 | / |
0 | 0.0145 | 0.387 | 0 | 0 | 0.015 | 0.015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隔油池+化粪池 | ****处理厂接管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 | 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化粪池,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化粪池预处理,再经市政污水管****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肖小河 | 无生产废水外排,废水不进行监测 |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集气罩+袋式除尘器处理(TA001)+1根20m高排气筒(DA001)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 | 项目约50%焊接烟尘采用移动式焊烟净化器进行收集处理,在车间无组织排放;其余焊接烟尘经集气罩收集后同切割、打磨粉尘一并进入袋式除尘器处理(TA001),通过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DA001) | DA001排气筒排放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颗粒物排放限值 | |
2 | 2套沉降室除尘+脉冲式滤筒二级除尘器(TA002、TA003)、3PE环氧防腐生产线上的抛丸粉尘经自带的旋风+袋式除尘器(TA004)共用一根1根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 | 内抛丸产生的粉尘经2套沉降室除尘+脉冲式滤筒二级除尘器(TA002、TA003);3PE环氧防腐生产线上的抛丸粉尘经自带的旋风+袋式除尘器(TA004)处理,与内抛丸粉尘共用一根1根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 | DA002排气筒排放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颗粒物排放限值 | |
3 | 1套沉降室除尘+脉冲式滤筒二级除尘器+1根20m高排气筒(DA003)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 | 外抛丸产生的粉尘经1套沉降室除尘+脉冲式滤筒二级除尘器(TA005)引至1根20m高排气筒(DA003)排放 | DA003排气筒排放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颗粒物排放限值 | |
4 | 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TA006)+1根20m高排气筒(DA004) | 颗粒物排放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5中特别排放限值;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6部分:其他行业》(DB34/4812.6-2024)表1中排放限值 | 3PE喷粉经粉尘回收装置回收后,与3PE缠绕废气一起汇入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TA006)+1根20m高排气筒(DA004) | DA004排气筒排放的颗粒物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5中的限值要求,非甲烷总烃满足《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6部分:其他行业》(DB34/4812.6-2024)表1中排放限值。 | |
5 | 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TA007)+1根15m高排气筒(DA005) | 颗粒物排放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5中特别排放限值;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6部分:其他行业》(DB34/4812.6-2024)表1中排放限值。 | FBE喷粉经粉尘回收装置回收后,尾气汇入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TA007)+1根15m高排气筒(DA005) | DA005排气筒排放的颗粒物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5中的限值要求,非甲烷总烃满足《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6部分:其他行业》(DB34/4812.6-2024)表1中排放限值 |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减振垫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 选用低噪声设备,生产车间合理布局,安装减振垫,加强设备维护 | 各厂界噪声监测点昼间噪声监测值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 |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对危废暂存间、液体物料存放区、发泡区、聚脲喷涂区、应急事故池等区域进行重点防渗 | 已对危废暂存间、液体物料存放区、应急事故池等区域进行重点防渗,发泡区、聚脲喷涂区未建设。 |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边角料、废金属料、不合格品、废过滤网、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焊渣等一般性固废按要求集中收集,**化再利用;产生的废活性炭、废过滤材料、废矿物油、废切削液、清洗废液、废油桶、废切削液桶、废清洗液桶、废含油手套抹布等危险废物,应设置规范化危废暂存场所妥善收集存放,及时转送有资质危废处置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职工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 生产中的废边角料、废金属料、不合格品、废过滤网、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焊渣收集后暂存生产厂房外北侧一般固废暂存处,外售给**回收单位综合利用;废活性炭、废润滑油、废切削液、废油桶、废切削液桶、废含油手套抹布收集于生产厂房外北侧的危废暂存处,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安全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厂区西北侧设置应急事故池1座,容积为230m3,做好防腐防渗措施 | 已设置应急事故池1座,容积为230m3,已做好防腐防渗措施 |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验收结论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