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 |
913********3579010 | 魏元顺 |
孔维松 | **省**市**县 |
****工业园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年产2500吨苯并三氮唑、2000吨甲基苯并三氮唑技改项目 | **** |
| |
2021版本:044-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农药制造;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 | C2662-C2662-专项化学用品制造 |
| **省**市**县 ****工业园 |
经度:119.19167 纬度: 31.22846 | ****环境局 |
| 2023-12-14 |
宣环评〔2023〕75号 | 913********3579064001V |
2024-03-25 | 1500 |
210 | **** |
913********3579064 | **** |
913********3579064 | ****公司 |
913********697331G | 2024-02-28 |
2024-04-01 | 2024-04-20 |
2024-09-24 | 2024-10-31 |
| http://ahbxjc.cn/NewsInfo_2460.html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2500吨/年苯并三氮唑(BTA)、2000吨/年甲基苯并三氮唑(TTA)、2771吨/年硫酸钠(副产品) | 2500吨/年苯并三氮唑(BTA)、2000吨/年甲基苯并三氮唑(TTA)、2771吨/年硫酸钠(副产品) |
未发生变动 | |
|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BTA:配料、重氮化合成、酸化、中和、蒸发、脱水、精馏、产品成型处理、产品精制预处理; TTA:配料、重氮化合成、脱色、酸化、中和、蒸发、脱水、精馏、成型处理 | BTA:配料、重氮化合成、酸化、中和、蒸发、脱水、精馏、产品成型处理、产品精制预处理; TTA:配料、重氮化合成、脱色、酸化、中和、蒸发、脱水、精馏、成型处理 |
未发生变动 | |
|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1、合成车间BTA切片、压片破碎筛分粉尘收集至1套“袋式除尘器+旋流板喷淋塔”净化处理;合成车间BTA造粒粉尘产生量相对较少,单独设1套“旋流板喷淋塔”净化处理,最终合并为1根15m高DA003排气筒排放;2、精制车间粉尘经1套15000m3/h的“袋式除尘器+旋流板喷淋塔”装置处理后由15m高DA005排气筒排放;3、废水经水解酸化+水解沉淀池+A2O反应池+二沉池+高级氧化反应塔+三沉池+RO系统处理后浓水直接回用生产,淡水经紫外杀菌系统处理后回用循环冷却水系统;4、粉尘治理装****处理站处理后回用 | 1、合成车间BTA切片、压片破碎筛分、造粒粉尘经袋式除尘+旋流塔喷淋塔处理后通过1根排气筒排放;2、精制车间干燥机废气经袋式除尘器+旋流板喷淋塔处理,烘干废气经旋流板喷淋塔处理,处理后的尾气合并至1根排气筒排放;3、废水经水解酸化+水解沉淀池+A2O反应池+二沉池+高级氧化反应塔+三沉池+砂滤+碳滤+RO系统处理后直接回用,取消了紫外杀菌系统;4、粉尘治理装置置换废水直接回用于生产 |
1、BTA粉尘废气处理设施变动;2、精制粉尘废气处理设施变动;3、取消了紫外杀菌系统;4、粉尘治理装置置换废水处理方式变动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1台1m3的氨水储罐;TTA干式压片机2台、TTA造粒机2台、TTA破碎机、振动筛2台;2台4000LTTA重氮化反应釜;2台4000LTTA重氮化配料釜;1台10000LTTA脱色釜 | 因生产需要,设置1台2m3的氨水储罐;拆除了TTA造粒等相关设备,增加3台螺杆挤出机;无TTA产品成型设备,依托BTA设备生产;1台4000LTTA重氮化反应釜;1台4000LTTA重氮化配料釜;1台4000LTTA脱色釜 |
氨水储罐容积由1m3增加至2m3;新增3台螺杆挤出机;拆除了TTA压片机、造粒机、破碎机、振动筛、依托BTA设备进行生产;拆除1台4000LTTA重氮化反应釜;拆除1台4000LTTA重氮化配料釜;脱色釜容积由10000L调整为4000L | |
|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24752 | 0 | 0 | 0 | 24752 | 24752 | / |
0 | 1.145 | 1.615 | 0 | 0 | 1.145 | 1.145 | / |
0 | 7.445 | 14.363 | 0 | 0 | 7.445 | 7.445 | / |
0 | 0.26 | 0.313 | 0 | 0 | 0.26 | 0.26 | / |
0 | 0.0157 | 0.019 | 0 | 0 | 0.016 | 0.016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污水处理站、化粪池 | / | 建设1****处理站,用于处理生产废水,污水处理站位于厂区中部东侧,处理规模为60t/d,处理工艺为“水解酸化+水解沉淀池+A2O反应池+二沉池+高级氧化反应塔+三沉池+砂滤+碳滤+RO系统”,处理后的废水全部回用于生产不外排 | 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各项监测因****处理厂接管标准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要求; 生****处理站处理后各项监测因子均满足厂区回用水标准。 |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废气处理设施 |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 | 1、锅炉废气 项目设置了1台8MW的燃生物质导热油炉,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烟气经SNCR炉内脱硝+多管除尘+旋风除尘+脉冲布袋除尘+碱液喷淋处理后通过1根40米排气筒排放。主要的污染因子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气黑度和汞及其化合物。 2、合成车间工艺废气 主要为蒸发、脱水、精馏系统真空系统尾气和酸化尾气,蒸发、脱水、精馏系统真空系统尾气主要污染因子为苯胺类和非甲烷总烃,酸化尾气主要污染因子为苯胺类、非甲烷总烃、氮氧化物、硫酸雾,此类废气经“6级碱液喷淋+氧化塔+还原塔+高效除雾器+UV光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23m排气筒排放。 3、粉尘废气 主要为BTA产品切片、压片破碎筛分、造粒和包装过程,TTA产品切片、压片、破碎筛分、造粒成型及包装过程,精制干燥机、烘干及包装过程产生的粉尘,主要的污染因子为颗粒物。 合成车间BTA切片、压片破碎筛分、造粒粉尘收集至1套“袋式除尘器+旋流板喷淋塔”净化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合成车间TTA造粒、压片破碎筛分、造粒粉尘收集至1套“袋式除尘器+旋流板喷淋塔”净化处理后经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精制车间BTA干燥机粉尘收集至1套“袋式除尘器+旋流板喷淋塔”净化处理,精制车间BTA烘干粉尘收集至1套“旋流板喷淋塔”净化处理,处理后尾气合并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4、储罐呼吸气 生产用98%浓硫酸配套1台40m3卧式碳钢储罐贮存、4台3m3硫酸计量罐周转,锅炉SNCR炉内脱硝用氨水配套1台2m3立式碳钢储罐贮存,产生的呼吸气无组织排放,主要的污染因子为氨、硫酸雾。 5、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 恶臭主要来自A2O池、污泥池等,污染因子主要为氨、硫化氢,污产臭构筑物密闭,恶臭废气密闭收集后依托现有1套“碱洗塔+水洗塔+UV光催化氧化装置”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 生物质锅炉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物、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烟气黑度排放浓度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表3中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合成、产品成型及精制等工序废气中颗粒物、苯胺类、NOx、硫酸雾、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要求,排放速率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 恶臭废气中氨、硫化氢排放速率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标准要求。厂界颗粒物、苯胺类、NOx、硫酸雾、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均满《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厂界氨气、硫化氢排放浓度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厂界标准限值要求; 厂区内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均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中限值要求。 |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隔声、减振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 项目噪声源包括生产装置、废气处理设施配套风机、水泵等。通过优选设备、基础减震、厂房隔声、优化布局等措施减少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 | 验收监测两日项目厂界昼间、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表1中3类功能区排放限值要求。 |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厂区应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对厂区现有防渗工程进行完善;对**MVR车间、应急储存罐围堰区、****处理站纳入重点防渗区管理,各区域防渗系数应达到相应技术要求,按照报告书要求增设2个地下水监测井(全厂共3个) | 厂区已采取了分区防渗措施;现有工程提出的“以新代老”措施已进行完善;厂区内设置了3口地下水监测井 |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处置利用和污防治措施。对该项目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做到“**化、减量化、无害化”。项目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完善建设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 项目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设置了一般固废暂存区和危险废物暂存库,一般固废均无害化处置,危险废物均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按《报告书》要求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时编制和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须按要求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并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风险防控工作纳入项目建设“三同时”管理。 | 项目建设完成后已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了修编,项目风险等级为较大,已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根据应急预案,配备了必要的应急物资,每年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应急培训工作。 |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验收结论 | 合格 |